2012年5月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注册即送88元- 官方网站协会大事记发布日期:2025-08-13 浏览次数:

  金年会,金年会官网,金年会平台,金年会登录,金年会网址,金年会网站,金年会app,金年会官方网站,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数字站,金年会娱乐,金年会体育赛事,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最新入口

2012年5月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注册即送88元- 金年会官方网站协会大事记

  2012年5月8-13日,中国锻压协会派展览部刘明星主管和杂志社宋仲平副主编前往意大利,参加了在博洛尼亚举办的第十六届意大利金属板材成形展览会(LAMIERA2012),向欧洲市场宣传中国国际金属成形展览会及会议和《锻造与冲压》和《钣金与制作》两本杂志。中国锻压协会还协助意大利机床、机器人和自动化制造商协会(UCIMU)组织了国内5家顶尖零部件企业的共6位高层参观了本次展览会,并同UCIMU的高层进行了行业交流。

  这是继2010之后,中国锻压协会再次参加由UCIMU举办的这个专业钣金和冲压行业专业展览会,本届展览会的展商数量是451家,其中有40%的展商来自意大利之外的国家,占据了博洛尼亚展览中心的36号、30号、29号和16号四个展馆,总展示面积大约40000平方米。截至目前尚未得到官方的观众统计数据,总体看,除了第一天人气比较差之外,后几天人气回升,现场的氛围还不错。

  据现场的展商介绍,本届及其2010年的展会规模和人气都无法和2008年相比,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意大利的制造业情况。展会期间,时逢意大利税务机关和民众以及企业主的矛盾激化,原来近期意国政府压缩开支,同时税务机关催缴税款力度加大,导致一些企业主和民众不堪重负,悲观自杀,进而引发了较大规模的。关于税收、自杀和的话题也是展览会期间的热门话题。

  同人们在展会现场的感觉不同的是,意大利机床市场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的开局还不错。据UCIMU公布的数据(UCIMU的会员企业的产值占到整个意大利机床的44%),2011年意大利的金属成形机床的产值比2010年增加了11.6%,产值大约为20.95亿欧元,其中意大利本土市场需求下降了9.3%,而出口则增加了26.6%,增长主要由出口贡献。据UCIMU的总裁GiancarloLosma先生介绍,2012年第一季度意大利国内的机床订单数同比增加了10-15%,机床总产值同比增加了10.5%,第一季度出口的订单则更加乐观,增加了25%,实际出口则增加了12%。但他同时对意大利的机床用户行业过去几年的低迷表示了担忧,他认为制造业对高性能机床的投资下降会损害意大利制造的品质,进而丧失在制造业已经取得的优势。他认为政府应该出台可行性的支持政策,尤其要扶持那些不具备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中小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对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UCIMU的副总裁及Galdabini公司LuigiGaldabini先生介绍,作为冲压和钣金设备、系统及软件供应商,他的公司的80%的收入来自出口,他认为他的同行也有7成的收入来自意大利之外。

  从我们在展位接触的情况看,观众绝大多数来自意大利本土,有少数来自德国、土耳其、罗马尼亚、克罗地亚等国,本届展会专门为土耳其设立了“土耳其观众日”。此外,UCIMU专门为土耳其代表以及中国代表团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并安排专车接送,专人接待。土耳其是欧洲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兴工业国家,据UCIMU介绍,土耳其2011年进口了1.17亿欧元的机床,其中56.4%是金属成形机床,2012年该国第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速达到惊人的11%。

  这次我们在36号馆有展位,有充足的时间和展商及观众交流,对这个展会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钣金行业的巨头通快、天田、百超、三菱、马扎克、萨瓦尼尼、BLM、普瑞玛都定了比较大的展位,大多数展品在国内展会也能看见,不再冗叙,唯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了三菱之外,上述企业都在现场展示各自的光纤激光切割机,PRIMA展示一台激光与转塔冲床一体的LPe6x机床,激光切割和转塔冲模可以交替冲孔。

  LAMIERA展的定位以钣金行业为主,冲压为辅,和中国同类展会相比,有如下几个特色:

  从这个展看,滚压成形的机床很多,可以成形各种形状的型材,广泛应用与建材、能源、汽车等行业,现场有特色的企业或展品:ISAL公司的BIEGEMASTER柔性滚压成型机、GASPARINI-SPA的六辊成型机、PM-PIEMME公司、ANDOLINAsrl公司十一辊成型机、STAM公司、Fraunhofer等等。

  卷板机也很多,特点卷的板较厚,例如DAVI、SERTOM、MARIOBIANCHI、FACINN、MG等公司的产品比较有代表性。

  整体而言,欧洲人更注重个性化和高品质的产品,所以展览会的大部分机床有共同的特种就是专业性强,柔性加工能力很强,能更好应对客户小批量、多品种、交货期短、质量苛刻的要求,将来这些机床在中国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意大利的折弯机世界闻名,历史上也和目前的中国折弯机市场一样,市场上充斥着成百上千家折弯机机床企业,经过半个世纪的竞争,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特色。

  本次展会的折弯机都是数控的,著名的展商SAFAN、G.A.D.E、FARINA、VIMERCATI、COLGAR、WARCOM、DALCOS、GADPARINIBENDING、CODATTO、GILARDI、SCHIAVI、通快、萨瓦尼尼、天田、PRIMA和通快。其中CODATTO公司的产品最有特色,它和萨瓦尼尼在同一个小镇,后者的柔性折弯中心P4已经广为中国钣金届熟知。这家公司的万能柔性折弯机,取料、上料、换边、更换模具全部是机器手操纵,生产的各种复杂钣金壳体严丝合缝,不同部件之间的生产转换也能在一两分钟之内完成,变化之快与神奇,有如魔术师在现场表演,更换模具时像是推牌九一样赏心悦目。PRIMA公司也有类似的机床在现场演示。

  与此相对应,折弯、冲剪的模具企业非常多,除了熟知的威尔逊、Mate、Rolleri之外,还有一些很专业的模具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专注某一类或几类模具,例如TECNOSTAMP、MAGGIOLINILAME、EuroSTAMP、MORA、TEDA、GIMEC等公司给我们的印象深刻。

  从现场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最终产品的精度、表面质量、防锈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例如户外的变电箱要求十数年的防锈、防渗漏、防变形等要求,而一些厨具、手机、小家电的壳体又要求绝对精密、光滑,不能有划痕或残留指纹,这些都需要周边的送料、纵/横剪、研磨、校平、润滑、喷涂、点塑、立体自动料库等设备来提升质量。一流的冲床和切割设备在中国一流的企业已经不足为奇,但是真正获得高利润的苛刻订单,往往取决于对这些周边设备的熟练使用。

  REIS、CLOOS、KOIKA、SIDA等机器系统公司展示了各种机器人,可以完成焊接、上下料等操作。

  柔性化、专业化和自动化特点凸出LAMIERA展的16号馆主要是焊接、材料和环保处理产品,各个馆也穿插了一些钣金零部件企业,基本上从材料、主机设备、周边设备、模具、软件、机器人都有较多的选择,多是意大利的本土企业,主要来自意大利的北部和中北部的工业发达地区。这些企业展示了一些非常精美的零部件,表面花纹华丽,形状多复杂曲面,很有艺术气息。

  整体而言,这个展会非常专业,充分体现了意大利的金属成形行业整个产业链的特点水平,剪、折、卷、弯管类机床的实力很强,其柔性化、专业化和自动化水平较高,能有效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对员工的经验的依赖。很多企业在EuroBLECH展没有展示,经过充分竞争之后,这些企业形成了差异化竞争的局面,产品各自都有自己的特色,结构和设计都有一些差异。

  因为一些大公司在中国有分公司或者代理,所以我们没有特别关注,主要对一百多家企业不太熟的企业进行了拜访。这些企业家族企业居多,历史从15年到100年不等,专注某类产品,琢磨得很透彻,规模大多不大,员工人数从8-60人之间的居多,有一部分企业只有设计和销售,加工制造外包给专业的公司。我们不想一一罗列这些公司的产品的技术参数,感兴趣的企业可以按照我们提到的这些优秀企业的名字,按图索骥。

  我们也希望通过中国锻压协会的中国国际金属成形展(MetalFormChinaExhibition)和《钣金与制作》等平台,加强和UCIMU的合作,把一些专业的企业引入到中国来,让零部件企业有更多选择,促进他们和国内同行的合作,提升中国金属成形行业的整体水平。

  2012年5月18日中国锻压协会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2011年度民间非营利组织决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我协会将认线年决算编审工作经验,并将在未来工作中加强决算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编报质量,使决算编审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2年5月23-25日,由中国锻压协会主办,广州市钣金加工行业协会协办,《钣金与制作》、《锻造与冲压》杂志承办的“第四届中国钣金加工技术研讨会”暨“2012年中国锻压协会金属钣金制作委员会会议”在广州召开,共有7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代表出席本次会议。

  5月23日下午,首先召开了“中国锻压协会金属钣金制作委员会第六届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通报了“强基工程项目申报通知”、“锻压行业企业信用评价工作”等文件内容,并广泛征求了执委成员单位对于委员会发展的意见,以便更好地为行业服务。

  5月24日,大会进行了行业报告和技术交流活动。上午,会议首先由中国锻压协会齐俊河副秘书长做了“中国钣金加工行业发展与产业政策”的报告,随后广州市钣金加工行业协会洪强秘书长、成都市钣金行业协会李平会长分别介绍了广州和成都钣金加工行业最新发展情况;广州市钣金加工行业协会王桂萍副会长从一个优秀企业家的角度,做了“钣金加工业发展探讨”的精彩报告,引起了很多在场企业家的共鸣;之后,与会代表针对“钣金企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之道”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充分的交流,互相支招,共解难题。下午,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大同数控机械有限公司、美国美特精密模具公司分别介绍了其先进的激光切割、转塔冲床和模具产品;广州市钣金加工行业协会专家任炳礼、东莞市锐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伟分别发表了“通信设备结构设计方案思考”、”金属钣金加工创新之路——回顾与展望”的精彩报告,东莞市德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潘若海则现场和大家分享了其参加“意大利金属板材加工展(Lamiera2012)”期间所拍摄的精彩视频和照片,与会代表也针对“自动化、柔性化生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并现场讨论了一些技术难题。

  5月25日,与会代表参观了广州从化精密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启泰模具工业有限公司、广州日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5月26日,部分代表赴深圳参观了由广州市钣金行业协会协办的2012中国国际钣金工业博览会及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很多代表表示,参观企业规模大、技术及管理模式先进,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此次会议紧扣“摆脱人力危机,推进自动化、柔性化生产”的主题,为全国钣金加工行业的技术和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共同研究了行业政策和发展趋势,分享了最新的技术成果,并通过参观考察,学习和了解了先进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内容丰富,交流充分,为企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2012年5月28日,会议在郑州粤海酒店召开,由中国锻压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锻压协会大锻件理事会理事长张金先生主持。首先张金理事长介绍了“中国锻压协会大锻件理事会(以下简称“大锻件理事会”)”成立的过程、目的、意义及其作用。中国大锻件理事会是中国锻压协会为了推动大锻件行业的交流、发展,顺应行业企业要求而发起成立的一个“沟通、联络、行业研究和服务行业”的组织。大锻件理事会设轮值主席,负责组织承办每年的年会。大锻件理事会实行申请表决入会制,要加入大锻件理事会必须有2/3以上的理事会成员同意方可加入。大锻件理事会当前的任务是强化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同时想方设法扩大大锻件理事会在制造业中的影响,从而为更好地建立有效的技术、管理、市场服务体系而奠定基础。

  “中国锻压协会大锻件理事会2012年会”,邀请到了原机械工业部的三位部长及三大动力集团公司有关大锻件的用户代表参会。本次会议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大锻件制造企业能够了解到用户的要求,找到自身存在的差距,为大锻件企业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大锻件制造水平向国际先进行列迈进创造条件。

  何光远部长、陆燕荪副部长和孙昌基副部长对我国大锻件行业的发展非常了解,他们分别发言,讲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使我国大锻件企业的制造装备不断改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但是目前发电设备所需要的大锻件仍然依赖进口,不但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大大影响了我国大锻件行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1)成套生产能力不足。我们仅有较强的锻造设备不行,还要具备成套生产的能力,即从锻件生产的原材料冶炼开始,到锻造、热处理及机加工四个方面来满足用户的要求,炼钢和热处理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2)在软件的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大锻件制造的关键还表现在企业的软实力方面,企业的管理能力、工艺水平和文化意识都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些都需要我们大锻件制造企业去认线)我国大锻件行业最早从日本室兰引进了生产技术,然而当年参与引进技术的人员几乎都不再从事锻造的生产,技术力量出现明显断档,企业缺少技术积累,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情,现在又回头重做。

  从核电锻件的制造来看,我国锻件生产安全意识不强、没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控制方式。孙部长一直强调,为核电提供锻件的企业必须树立起强有力的核安全意识,并立即着手启动第三代核电站(AP1000)锻件的生产,二代加锻件的投入要立即减速。

  2011年核电转子国内企业生产数量不多,大部分需要由进口来满足,如果国产质量稳定,仍然希望国内企业供货。

  我国大锻件企业拥有的设备与国外相比没有差距,但是成品率较低,交货期长,无法满足用户要求。目前国外个别公司大锻件的价格已低于国内,国内锻件的竞争力受到较大影响。

  国内锻造企业要加强为用户服务的意识,要严格执行与用户一起制订的生产规程,经常听取用户的意见并及时做出反馈。

  当前,我国特种材料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材料体系与引进国外机组的材料体系不同造成的,同时也是因为我们的配套和材料创新意识不强。目前,我国核电产品材料的国产化任务艰巨,困难大,我国尚未形成自己的核电材料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原因。此外,制造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创新意识不强也是较为关键的因素。应该加快锻件原材料的国产化进程,锻件的用户企业希望加强交流,对原材料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通过攻关达到使用要求,并且建立中国的核电体系。

  大锻件企业应与主机厂的技术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络,要建立互动的技术研究机制,共同与用户研究机组的材料转换、制造和加工问题。

  由于在中国电力发展初期,中国大锻件行业不能满足国内用户的需要,国内主机厂依赖国外大锻件企业走过了一段艰难的配套路程。现在一些主机厂与国外企业仍然保持着一种合作关系,一则是国内企业不能及时供货时可以应急,二来从道义和当初合同的约束上需要保留合作关系。

  国内大锻件企业大部分与用户之间保持着良好关系,从供应商管理的角度考虑,在满足任务周期方面也不可能由一家企业单独供货,因此希望大锻件企业之间不要采用低价竞争,应该在保证质量上下功夫。

  国内大锻件企业为主机厂已经做出了贡献,因为只要国内能够生产,国外进口产品的价格立即就降了下来,个别产品能够降低3-4倍,这是我国大锻件行业对主机行业最有利的支持。国内大锻件行业在制订产品标准时,不能为了符合一些企业的需要而降低技术指标,大锻件生产标准要符合市场需要,从提高大锻件质量的角度出发,跟随主机厂发展的要求,大锻件标准制订时要有主机厂的技术人要参加。

  我国生产的大锻件质量不稳定通常也表现为产品质量不均匀的问题,同一零件在不同位置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偏差太大。

  当前,一些大锻件企业无法供应给主机厂核级锻件,存在一个资质认证的问题,这是制约大锻件企业产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生产业绩对核级材料的认证也同样重要,如果没有生产业绩则无法进行认证,所以企业首先必须开发出用户需要的产品,每个企业都去投入研发资金,全部进行自主开发,资金压力和面临的风险将非常大。

  锻造企业和用户只有联合起来,认真分析研究产品存在的问题,找到制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检验出来的不符合项进行研究改进,才能推动国产化进程。

  一段时间内,由于主机厂生产任务紧张,国外大锻件供应商借机逼迫主机厂降低一些大锻件的质量要求,使我国相关企业处于尴尬的局面,为此推动国内大锻件企业发展是主机厂的共同心声。

  会上,用户代表们还就一些具体的材料、产品需求,以及国内一些重要大锻件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意见和改进建议。

  大锻件企业总结了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提供了目前所生产的产品品种,能够达到的技术指标及合格率,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方面,同时提出工艺细化和加强共性技术研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原材料冶炼过程中解决脱氧问题,提高钢水纯净度等方法获得优质的锻造材料,是提高锻件质量的重要途径。概括起来,大锻件企业需要做如下几项工作:

  (1)解决炼钢原材料问题,解决钢锭的纯净度问题,特别要注重研究成份、组织的精确控制与大锻件质量的关系。

  (2)精细化制造工艺流程或操作规程,加强质量管理意识,确保产品制造过程的连贯性、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均匀性。

  (3)大锻件基础技术与共性技术的薄弱是制约大锻件质量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方面的改进和提高需要国家支持、多方联合攻关、长期重视和积累,仅仅由企业一方面完成,其实难以独当重任。

  (5)大锻件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基础理论领域很多,包括配套技术、原材料冶炼,如何提升这些配套能力是摆在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国目前拥有1000吨以上锻压机约有450台套,万吨级以上大压机15~17台,未来可能会达到21~25台。大型模锻设备3~8万吨压力机已经建成4台,正在建设中的约有3台,计划建设的要在5台以上。大口径厚壁管3.6-6.5万吨挤压线条,加上拉拔线米以上辗环机及配套生产线条(套),最大的辗环件直径为10米。依据目前不完全掌握的情况看,2012年第一个季度,约有20%的自由锻企业产量是增长的,30%企业基本持平,约有50%的企业产量下滑,其中一些企业严重亏损。当前,大锻件企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行业的发展,例如:我国大锻件行业新设备投资过快,产能过剩现象严重。

  冶炼原材料质量低等都是影响大锻件行业产品质量的因素。以锻件加热、热处理设备为例,加热、热处理炉精度低在行业内普遍存在,如:控制部件、仪器仪表、燃烧系统、炉体结构和炉衬的耐火材料方面等都存在严重的问题,目前使用的加热、热处理炉的鉴定和检测标准方法还是80年代初确定的,就目前行业来看,实际炉温控制精度只能达到±10℃,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近几年,国外大锻件企业的技术发布和技术交流主要来自一些年轻的面孔,而中国主要还是来自一些老面孔,由此看出,中国大锻件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短缺现象。这也说明大锻件企业缺少对年轻一代的培训思路和办法。

  望。中国锻压协会大锻件理事会2012年会秘书组将会议内容整理成报告,对大锻件企业提供的目前具备生产能力的零件清单上报国家有关部委,争取采购政策;同时对企业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需要的支持,研究建立攻关项目,制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课题,在国家相关部委申报立项,以获得政策支持。会议还提出建立联合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设想,以及探讨确定通过大锻件理事会建立与用户的长效互动机制。

  会议就上次成立以来,大锻件理事会所做的工作予以了肯定,并就继续推进上次理事会提出的工作任务给予了支持。继续执行如下意见:

  推进建立大锻件情报工作组,拟由每家成员单位派一人参与,定期发布国内外行业情报及技术经济数据。

  成立大锻件研究专家库,确定重点项目及研究机构,大锻件企业资质等级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资质的评审及认证。

  会议对两家申请加入中国锻压协会大锻件理事会的企业资格进行了审查,最后一致表决通过太原重工大锻件分公司为大锻件理事会成员单位。经大锻件理事会理事长张金提议,大会一致通过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下一届轮值主席单位,2013年1月1日起接任轮值主席工作。

  会议同时对中国锻压协会大锻件理事会轮值主席单位、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感谢,对袁海伦主席及其服务团队给予的周到安排和接待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2中国国际自由锻会议于5月29日上午在河南郑州开幕。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了解中国自由锻,携手推动产业发展”。

  开幕式上,中国锻压协会秘书长张金致开幕词。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国锻压协会名誉会长何光远、副部长陆燕荪、副部长孙昌基等领导莅临大会。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郁祖盛、中国锻压协会名誉理事长李社钊、中国锻压协会秘书长张金、中国锻压协会副秘书长韩木林、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风力机械分会)秘书长祁和生、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会长赵志明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另有来自12个国家的自由锻企事业单位190余家、35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

  29-30日,2012中国国际自由锻会议的与会专家围绕核电、风电、石化市场的需求发表了报告,一些龙头企业的发展报告和专家学者的论文交流也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会议现场气氛融洽,会后代表们交流活跃。

  31日,与会代表参观了中信重工被誉为“世界自由锻造王国皇冠”的185MN油压机组。

  为期4天的会议,与会代表通过讲座、报告、论文、参展、参观企业的形式,对国内外自由锻技术的发展及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次会议也对国内自由锻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5月31日下午,由中国锻压协会主办的“2012中国国际自由锻会议”顺利结束,会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与高度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