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注册即送88元- 官方网站现行的养老金调整机制下退休早缴费少可能比晚退多缴的拿得多发布日期:2025-09-29 浏览次数:

  金年会,金年会官网,金年会平台,金年会登录,金年会网址,金年会网站,金年会app,金年会官方网站,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数字站,金年会娱乐,金年会体育赛事,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最新入口最近写养老金政策比较多,很多宏观趋势咱们也来回讲了多遍了,我想很多读者可能都看腻了。

  但就在这堆数据和政策里,我忽然发现一个很不对劲的苗头,一个可能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的变化。

  未来,你勤勤恳恳多工作交一年社保,最后拿到手的退休金,可能还不如那些提前一年退休的人多。

  这不是我瞎说,其实早就有学者早就指出了这个问题,原回答有点绕,但意思很直白:

  “因为现在的养老金调整机制,可能会让那些退休早、缴费少的人,在经过几轮待遇上调后,养老金水倒超过了那些退休晚、缴费多的人。”

  但是,在社保缴纳基数的逐渐涨不动的新背景之下,这个或许会逐渐成为未来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首先要注意,这个结论成立有个前提:社平工资增长幅度(社保缴纳基数)低于养老金调整幅度。

  有15个省份涨幅集中在 2% 左右,像西藏、青海、陕西、甘肃、吉林、辽宁等省份,涨幅均恰好为 2%。

  而在涨幅偏低的阵营中,福建尤为特殊:它是全国唯一社保缴费基数负增长的省份,企业职工与灵活就业人员缴费下限从 4433 元降至 4043 元,降幅达 8.8%。

  湖北一档涨幅仅 0.09%,从 4494 元微增至 4498 元,仅涨 4 元,近乎未动;

  海南涨幅 0.7%、贵州 0.72%、内蒙古 0.91%,均属 “象征性调整”;

  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社保基数的涨幅会越来越小,甚至“开倒车”也不是没可能。

  2015年之前都是10%的涨幅,到了2019年还能涨5%,今年就只剩2%了。

  我们知道,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他(过渡性养老金,体制内才有)

  =(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全口径社平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他

  假设两个原本预期退休金相同的个人,分别在2024年和2025年退休,他们退休时的缴费年限、指数化工资和个人账户完全相同,

  但是由于社平工资涨幅只有1%,相应的基本养老只多了0.5%,而如果能够选择在2024年退休,今年却有2%的增长!

  假设甲乙丙三人在2006年参保,甲连续缴费25年后于50岁退休,乙连续缴费30年后于55岁退休,丙连续缴费35年后于60岁退休。

  丙在2041年退休时月养老金标准为9860元,此时甲、乙分别经历了10次和5次养老金调整,同年养老金为11173元和10854元/月。

  我们总在算退休后能拿多少钱,却很少想:我们到底能有多少年“健康”的时光去花这笔钱?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的数据(排除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8岁,66岁退休意味着只有大约12年的休闲时光。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临终前的几年里,身体状况会急剧下滑,生活质量也会大幅下降。

  根据过往数据,我们的健康预期寿命是68岁,即在这个年龄之前,人们可以基本保持无大病大痛的状态。

  因此,如果66岁才开始领取退休金,而在45岁后就已经面临收入锐减、求职困境,甚至需要在50岁后从事大量零工来补贴晚年生活,那么退休金的享受时间将会非常有限。

  可能只有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可以相对自由地支配这些资金,之后大部分退休金都将用于支付医疗费用。

  虽然这些钱最终还是用在了自己身上,但它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

  而与那些可以选择更早退休的人相比,你的高质量退休生活可能只是他们的十分之一左右。

  这么一想,延迟退休换来的那点可能还会“倒挂”的养老金,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改革之后,按规定他的法定退休年龄就去到了63岁,那么他就可以在60周岁至63岁之间弹性提前退休。

  当你到了法定退休年龄,觉得自己还没干够,还想再多发挥点余热,那你也可以延迟退休。

  比如,老王法定退休年龄是63岁,但他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与单位协商后,可以延迟到66岁退休。

  而在延迟退休期间,如果单位和你又商量好了,也可以随时停止延迟,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但结合我们前面发现的那个“养老金倒挂”的苗头,这个选择题就变得非常微妙了。

  不过怎么说呢,感觉现在讨论再多也没啥意义,毕竟现在这个政策(延迟退休),也只是一个暂行规定而已。

  很可能2035年、2045年、2055年又会有新的政策出来适应新的发展形态。